冲绳美丽海水族馆进行有关动物的调查研究,将其成果作为生物保护、养育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还原活动之力。
绿蠵龟是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的濒危物种。冲绳美丽海水族馆为了保护濒危的绿蠵龟,从1994年开始,在饲育展示的同时,对其进行繁殖以及生物生态的研究。
确定绿蠵龟性成熟的年龄非常困难,因此在饲养条件下进行繁殖能够准确有效地确定其性成熟年龄 。本馆饲育着1999年出生于本馆的雌性绿蠵龟,每年以超声波观察其生殖腺(卵巢),以及测量背甲长和体重。结果显示,在饲养环境下,雌性绿蠵龟的性成熟年龄为22至23岁,背甲长为82.4至83.5cm,体重为100.4至105.0kg
【作者】Isao Kawazu, Ken Maeda, Takahiro Kobuchi, Takahide Sasai, Kaho Mizuochi,
Kei Yamazaki, Konomi Maeda, Masakatsu Kino, Shingo Fukada
【标题】Suppression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 a captive pygmy killer whale using behavior modification
【期刊名】Journal of Japanese Association of Zoos and Aquariums 65 (2), 31–36, 2023. (in Japa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一般财团法人冲绳美丽岛财团,近期分别与乔治亚水族馆(Georgia Aquarium,美国)、瓦伦西亚海洋公园(Oceanogràfic València,西班牙)、摩纳哥海洋研究所(Oceanographic Institute,摩纳哥)签署了合作协议。
【签署合作协议的目的】
本财团为了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迁地保护稀有物种、处理海洋环境问题等目标,与具有共同理念和目标的国外水族馆合作,通过相互交流解决全球性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教育普及、培养未来人才等,从而加强水族馆的运营基础。
2023年,在北美加利福尼亚外海,全球首次观察到刚出生的大白鲨幼鲨。这一发现不仅为了解大白鲨的分娩海域提供了重要信息,更令人惊奇的是,刚出生的幼鲨身上覆盖着一层神秘的白色薄膜。我们的研究团队解明了这种白色薄膜的身份,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相关论文。
我们的研究小组还研究了白鲨的近亲──太平洋鼠鲨的胚胎,发现这层白色薄膜并非最初推测的「黏附在胚胎皮肤上的羊水成分」,而是胚胎皮肤本身。胚胎在体表盾鳞外有一层白色表皮,这层表皮可能在出生后立即脱落。
大白鲨的繁殖生态充满了谜团,过去从未研究调查过相关现象,这是非常重要的新发现。
【论文标题】Whitish film covering a newborn white shark was not intrauterine material but embryonic epithelium
【作者】Taketeru Tomita, Kei Miyamoto, Masaru Nakamura, Kiyomi Murakumo, Minoru Toda, Keiichi Sato(全为财团职员)
【期刊名】Environmental Biology of Fishes
【论文连结】https://rdcu.be/dJhXB(仅供阅读)
本馆研究人员从冲绳岛等地采集了中深层海域的海星,并将其发表为新属及新种。本种海星属于角海星科,这是一个庞大的分类群,全世界已知有70个属、160多个物种。本种海星标本是由本馆的遥控潜水器(ROV)在冲绳县恩纳村附近水深 247m左右的水域采集到的个体。本馆的ROV调查,在岩礁阴影下和在角海星类喜爱的食物:某些八放珊瑚物种的附近发现了本种,成功地拍下了珍贵的生态照片并采集了活体。
【作者】Christopher L. Mah, Yoichi Kogure, Toshihiko Fujita , Takuo Higashiji (Bold letters: Staff of Okinawa Churaumi Aquarium)
【标题】New Taxa and Occurrences of Mesophotic and Deep-sea Goniasteridae
(Valvatida,Asteroidea) from Okinawa and adjacent regions.
【期刊名】Zootaxa
绿蠵龟是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的濒危物种。冲绳美丽海水族馆为了保护濒危的绿蠵龟,从1994年开始,在饲育展示的同时,对其进行繁殖以及生物生态的研究。
确定绿蠵龟性成熟的年龄非常困难,因此在饲养条件下进行繁殖能够准确有效地确定其性成熟年龄 。本馆饲育着1999年出生于本馆的雌性绿蠵龟,每年以超声波观察其生殖腺(卵巢),以及测量背甲长和体重。结果显示,在饲养环境下,雌性绿蠵龟的性成熟年龄为22至23岁,背甲长为82.4至83.5cm,体重为100.4至105.0kg
【作者】 Isao Kawazu, Ken Maeda, Takahiro Kobuchi, Takahide Sasai, Kaho Mizuochi, Kei Yamazaki,
Konomi Maeda, Masakatsu Kino, Shingo Fukada (Bold letters: the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期刊名】 Journal of Japanese Association Zoos and Aquariums
本馆为了迁地保育稀有鲨鱼物种,一直致力于开发「鲨鱼人工子宫装置」。
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本馆第二次使用人工子宫装置,成功地培育了深海鲨鱼「模拉里乌鲨」的胎儿,第一次培育时本馆未能稳定培育出生后的幼鲨,第二次方才成功,本次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
这次成功的关键在于,在「出生」的2个月前让鲨鱼胎儿逐渐适应海水,以及在「出生」后提供容易消化的特别食物。
【作者】Taketeru Tomita, Minoru Toda, Atsushi Kaneko, Kiyomi Murakumo, Kei Miyamoto, Keiichi Sato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Successful delivery of viviparous lantern shark from an artificial uterus and the self-production of lantern shark luciferin
【论文连结】(免费查阅)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91224
【期刊名】PLOS ONE
伪虎鲸(Pseudorca crassidens)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温暖海域,是水族馆中饲育例较少的稀有物种之一。
冲绳美丽海水族馆成功地于2017年5月23日诞生了全世界第4只在饲育环境下出生的伪虎鲸。鲸类从母鲸体内分娩时,通常是从尾鳍先娩出,称为尾位分娩,但这次是从头部娩出的「头位分娩」。这是伪虎鲸头位分娩的世界首例,分娩时间为9小时,在16小时后才进行首次哺乳,研究显示即使是头位分娩,也能正常分娩和哺乳。
这项研究成果有望提升伪虎鲸在饲养环境下的繁殖技术。
【作者】Suguru Higa, Yuuta Mitani, Shunya Ikeshima, Nozomi Kobayashi, Keiichi Ueda and Isao Kawazu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Parturition and Nursing Events in a Cephalic Birth of a False Killer Whale (Pseudorca crassidens) in Managed Care
【期刊名】Aquatic Mammals
由冲绳美丽海水族馆和综合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共同撰写的深海生物视觉图鉴《The Churaumi Twilight Zone:深海生物的未知奇境》已经出版。本财团和水族馆迄今已进行了超过800次的深海生物调查,发现了920种深海生物。本书将介绍这些奇妙而美丽的生物,以及只有饲养员才能拍到的珍贵照片。
【作者】Keiichi Sato (ed.), Deep Sea Exhibition Team of Okinawa Churaumi Aquarium
【出版】Sangyo Henshu Center Co.,Ltd.
该论文由冲绳美丽岛财团的研究团队于《海洋哺乳动物科学》(Marine Mammal Science)期刊上发表,详细介绍了在冲绳海域的座头鲸单日内的唱歌频率的变化。此篇论文在 2021 年1 月 1 日至 2022 年12 月 15 日近两年间,是该学术期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之一,并被授予表彰!
有关该论文的详细资讯,请参考以下文章。
https://churashima.okinawa/ocrc/marine_organisms/report/1668489623/
【论文连结】 DOI: 10.1111/mms.12790
座头鲸夏季在高纬度海域觅食,冬季则在低纬度海域繁殖(包括交配、生产、育儿)。在西北太平洋海域中,俄罗斯周遭海域是觅食区,而冲绳、奄美、小笠原、菲律宾马里亚纳群岛附近则是繁殖区,北海道等地则是迁徙途中海域。此外,可以通过尾鳍的纹理和形状来识别个体。
为了了解座头鲸在日本不同海域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关系,冲绳美丽岛财团、NPO法人Everlasting Nature of Asia (ELNA)(位于东京都小笠原村)、小笠原鲸豚观察协会(位于东京都小笠原村)、奄美鲸豚协会(位于鹿儿岛县奄美市)、北海道大学北方生物圈科学中心(位于北海道函馆市)、大阪大学网络媒体中心(位于大阪府茨木市)的研究团队使用尾鳍自动对照系统,对从 1989 年到 2020 年间在冲绳、小笠原、奄美、北海道四海域(以下简称日本国内四海域)拍摄到的3532头座头鲸的尾鳍照片进行了对照。
结果显示,在冲绳至北海道间找到了3只相同个体,冲绳至小笠原间找到了225只相同个体,冲绳至奄美间找到了222只相同个体,小笠原至奄美间找到了36只相同个体。
根据这些相同个体数量,计算出了海域之间的交流指数和各海域的回归指数,结果显示日本的四海域可能是一个共同的族群。此外,不同海域之间的交流频率也有所不同,发现其中有两个小族群更频繁地洄游于太平洋的菲律宾海(从小笠原到马里亚纳群岛)和东中国海(奄美、冲绳、菲律宾)。
这项研究对于日本周边座头鲸的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发现和报告。未来,我们将透过DNA分析方法,进一步了解族群内部组成。
【作者】 Nozomi Kobayashi, Satomi Kondo, Koki Tsujii, Katsuki Oki, Masami Hida, Haruna Okabe, Takashi Yoshikawa, Ryuta Ogawa,
Chonho Lee, Naoto Higashi, Ryosuke Okamoto, Sachie Ozawa, Senzo Uchida, Yoko Mitani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 Interchanges and movements of humpback whales in Japanese waters: Okinawa, Ogasawara, Amami, and Hokkaido, using an automated matching system
【期刊名】 PLOS ONE
【论文连结】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77761
冲绳美丽岛财团的研究主题之一是「环境DNA」,通过检测水中漂浮的生物DNA碎片,以探知水中存在的生物种类,目前已经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这次本财团与冲绳县卫生环境研究所合作,开发使用环境DNA技术来探知冲绳海岸地区是否存在有毒生物「波布水母」的方法,以便能安全地进行休闲和渔业活动。
在此技术下,即使无法以肉眼确认波布水母,也能探知它们是否存在,并且还能进一步研究未知的水母幼体的栖息环境。未来本财团将把项技术应用于野外调查,更详细地研究波布水母的生态,并为防止水母危害提供建议。
【作者】 Yasuhito Azama, Shin-ichiro Oka, Morimi Teruya, Sho Toshino, Miyako Tanimoto, Nozomi Hanahara, Yumani Kuba,
Ayano Miyagi and Yoshimune Fukuchi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Real-time PCR assay for detection of Environmental DNA from Chironex yamaguchii
【期刊名】Medical Entomology and Zoology
【论文连结】 https://www.jstage.jst.go.jp/article/mez/74/1/74_2213/_article/-char/ja/
原产于非洲的外来种罗非鱼(tilapia)已经侵入冲绳县大部分水域,成为对当地生态系统极具威胁的外来物种。
冲绳美丽岛财团进行了一项实验:尼罗鱼稚鱼在高温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可导致成年后的雄性尼罗鱼不孕(即无生殖能力),并利用此物种雌雄配对后产卵的特性,将不孕的雄性尼罗鱼投放到野外让其产下无法孵化的鱼卵,从而减少罗非鱼的数量。
在海洋博公园内的人工池中,我们对侵入的罗非鱼群进行了长达三年的驱除和投放不孕雄性罗非鱼的实验。结果显示,虽然成功使大多数拥有繁殖地盘的雄鱼不孕,但并未明显使罗非鱼的数量减少,结论是投放不孕雄鱼以减少族群数量没有明显效果。尽管这是首次在脊椎动物中尝试使用不孕雄鱼来减少族群数量,但遗憾的是并未达到最初预期的效果。
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推测是由于罗非鱼极高的繁殖能力,更突显了移除外来物种的困难性。
本馆将继续进行调查研究,以期解决世界自然遗产山原地区等冲绳各地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
【作者】 Shin-ichiro OKA, Ryo NOZU, Kei MIYAMOTO, Taketeru TOMITA, Nozomi HANAHARA, Chihiro YAMAUCHI,
Takahide SASAI and Masaru NAKAMURA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 A trial to control invasive Mozambique tilapia populations using the sterile-male release technique in the artificial ponds on Okinawa
【期刊名】 Biological Magazine Okinawa
鲸鲨是一种在海面摄食动物性浮游生物的生物。但本馆研究装在鲸鲨身上以记录鲸鲨行为的装置(资料记录器)后,发现它们能够潜入光线难以到达的深海。究竟是什么样的视觉能力让鲸鲨在明亮的海面和黑暗的深海之间来去自如呢?
【作者】Yamaguchi, K., Koyanagi, M., Sato, K., Terakita, A. and Kuraku, S.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Whale shark rhodopsin adapted to deep-sea lifestyle by a substitution associated with human disease.
【期刊名】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本馆从琉球群岛海域采集了深海海葵,并以学名Telmatactis profundigigantica 发表了新种。该物种属于Telmatactis属,全球已知约 30个物种,但大多数物种都是在 19 世纪至 20 世纪初期被记录的,这是 21 世纪以后该属的首个新种记录。
本次发表的标本是使用遥控潜水器(ROV)采集于冲绳县石垣岛周围的水深 206m 处附近。在 ROV 调查中,研究团队成功拍摄到了本物种在岩礁阴影或海绵中生活的情况,以及周围有红虾类聚集的照片。
【作者】Takato Izumi, Takuo Higashiji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Gigantic anemone species in the deep ‘churaumi’ ?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Telmatactis (Cnidaria: Anthozoa: Actiniaria: Metridioidea), Telmatactis profundigigantica sp. nov.
【期刊名】Species Diversity
加拉帕戈斯海洋保护区是全世界唯一有性成熟雌性鲸鲨洄游的海域,根据研究,多数雌性鲸鲨有可能是怀孕个体。冲绳美丽岛财团会与Galapagos Whale Shark Project(厄瓜多)、基多圣弗朗西斯科大学(厄瓜多)、加拉帕戈斯国家公园管理局(厄瓜多)、乔治亚水族馆(美国)、Galapagos Conservation Trust(英国)、Marine Megafauna Foundation(美国)在该海域进行了共同研究,以探究鲸鲨的繁殖生态。
【标题】Underwater ultrasonography and blood sampling provide the first observations of reproductive biology in free-swimming whale sharks
【作者】Rui Matsumoto, Kiyomi Murakumo, Ryo Nozu, David Acuña-Marrero, Jonathan R. Green, Simon J. Pierce, Christoph A. Rohner, Harry Reyes, Sofia M. Green, Alistair D. M. Dove, Maria L. Torres, Alex R. Hearn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鲨鱼的肠道结构非常特殊。从外面看是筒状的,但内部有着螺旋状的肠瓣。然而,对于「为什么是螺旋状?」这个问题,至今仍未有明确的答案。
本馆研究找到了解答这个问题的线索。通过超音波诊断设备,我们观察了在水族馆饲养的鲸鲨「鲸太」的肠道运动,发现鲨鱼在消化过程中会扭转肠道。扭转的方向总是向右,这会让螺旋状的肠瓣更加紧密。
换句话说,就像拧毛巾以挤出水分一样,鲨鱼会扭转肠道,并从肛门挤出内部的粪便。
这个研究成果是在水族馆饲养生物中的首次发现。
未来本馆将藉由研究饲养中的生物,解答更多生物的谜团。
【标题】Narrowing, twisting, and undulating: Complicated movement in shark spiral intestine inferred using ultrasound
【作者】Taketeru Tomita, Kiyomi Murakumo, Rui Matsumoto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期刊名】Zoology
演化中的鲸鲨视觉:适应深海生活?
动物利用其生活环境中的光来进行活动,特别是生活在深海或地下等微光环境中的生物,可以使用特殊的生理机制来利用微弱的光源。鲸鲨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之一,它会在海面附近觅食,同时也会潜入光线难以到达的深海中。
冲绳美丽岛财团研究团队的佐藤圭一高级研究员,与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的工乐树洋教授(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团队领导)以及大阪公立大学的小柳光正教授所率领的研究团队共同研究,致力于解开鲸鲨利用光线的机制。
【标题】Whale shark rhodopsin adapted to deep sea lifestyle by a substitution associated with human disease
【作者】Kazuaki Yamaguchi, Mitsumasa Koyanagi, Keiichi Sato, Akihisa Terakita, Shigehiro Kuraku
众所皆知,小丑鱼于海葵共生。本研究透过基因分析小丑鱼类宿主海葵的亲缘演化。研究成果可用于探讨海葵与小丑鱼类的相互关系,例如海葵的毒性差异等。
【作者】Rio Kashimoto, Miyako Tanimoto, Saori Miura, Noriyuki Satoh, Vincent Laudet, Konstantin Khalturin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staff from the Churashima Foundati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Okinaw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标题】Transcriptomes of Giant Sea Anemones from Okinawa as a Tool for Understanding Their Phylogeny and Symbiotic Relationships with Anemonefish
【期刊名】Zoological Science
近年来,日本国内对座头鲸的赏鲸产业逐年成长,一些海域甚至开始举办与鲸共泳的新活动。然而,根据国外的研究结果表明,赏鲸观光产业的扩大有可能会影响目标鲸类,导致出生数和洄游个体数减少,令人担忧。
因此,冲绳美丽岛财团综合研究中心为了保护座头鲸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观光产业,开始进行针对赏鲸和与鲸共游观光对座头鲸的影响评估。这项调查与具有丰富经验的夏威夷太平洋鲸鱼基金会(Pacific Whale Foundation)的Stephanie Stack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和当地观光业者合作进行,未来本财团将继续与各单位合作进行相关调查,并致力于制定活动规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光活动,将对鲸类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我们发现了一种令人惊叹的小鱼!冲绳美丽岛财团的研究团队在从冲绳县本部町海域水深8m处采集的标本中发现了一种非常小的海龙科鱼类,这是日本的新记录种 Kyonemichthys rumengani。
其实已有部分潜水爱好者发现这种鱼也分布于日本,但这是首次对其进行详细的观察。
通过形态观察和基因分析,我们发现这种鱼的近缘种是生活在内海和淡水水域的Urocampus属物种。由于它们身体纤细小巧,本财团将其日文俗名命名为「ハリヨウジ」,其中「ハリ」的意思是针。
【作者】Nozomi Hanahara, Miyako Tanimoto,Naoki Shirakawa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Kyonemichthys rumengani (Teleostei: Syngnathidae) is sister taxon to the pipefish genus Urocampus: genetic and morphological evidence
【期刊名】Species Diversity DOI: 10.12782/specdiv.27.293
躄鱼可以利用形状特殊的胸鳍和腹鳍在水底行走,全球已知有50多种。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但这次报导的「双斑躄鱼」是会游入咸淡水、淡水水域的物种。
该物种过去只在台湾以南的热带地区有纪录,但研究者在冲绳岛和屋久岛也发现了本种,因此将其报告为日本新记录种。本种头部顶端的圆锥形突起像是小丑帽,因此日文俗名取名为「ピエロカエルアンコウ」,其中「ピエロ」的意思是小丑。
冲绳美丽海水族馆在冲绳岛北部河川中采集了本种个体,并成功饲养与展示!
【作者】Kei Miyamoto, Hidetoshi Wada, Tadanosuke Nagasaka, Hauraka Takano,, Hiroyuki Motomura, and Hiroshi Senou (Bold letters: the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First Japanese records of Antennarius biocellatus (Antennariidae) from Okinawa-jima and Yaku-shima island
【期刊名】Ichthy, Natural History of Fishes of Japan
抹香鲸的雄鲸在进食季的晚期至繁殖季节期间,会发出被称为「鲸歌」的独特声音。鲸鱼唱歌的原因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与求爱、警告其他雄鲸等繁殖行动相关。
冲绳美丽岛财团的研究团队在冲绳县本部半岛外海设置水下麦克风,在繁殖季节中进行24小时录音,持续约两周,发现鲸鱼的鲸歌在夜间比日间更活跃。此外,根据海上调查结果,雄鲸主要在独处时唱歌。根据过去的研究成果,在繁殖海域,鲸鱼通常在日出后至中午时日常聚集或形成为了交配的竞争团体,这些团体大多在下午至傍晚时解散或缩小。
根据上述结果,推测夜间跟白天比起来,由于鲸鱼经常在白天聚集,因此独处的雄鲸数量较少,因此较不常唱鲸歌。但也有可能是因为白天和晚上,雄鲸的所在地点不同,因此未来将在更远的海域设置多个水下麦克风,进一步研究相关行为。
【作者】Nozomi Kobayashi, Haruna Okabe, Naoto Higashi, Hirokazu Miyahara H, Senzo Uchida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Diel patterns in singing activity of humpback whales in a winter breeding area in Okinawan (Ryukyuan) waters
【期刊名】Marine Mammal Science DOI: 10.1111/mms.12790
「环境DNA」是研究采样水域中栖息鱼种的最新技术,在操作时需要滤过采样水质中含有的DNA。过去,这个过滤步骤需要昂贵的设备和工具。
本馆研究人员使用3D打印制作零件,并组合橡胶水管,开发出了一种仅靠重力就能进行过滤的系统。让过滤时所需的工具变得更加经济实惠和小巧,并且在没有电力的户外环境中也能轻松进行过滤,因而降低了环境DNA调查时的设备门槛。
详细内容已在发表的论文中详述,并且已有多位研究人员采用此系统进行研究。
【作者】Shin-ichiro Oka, Masaki Miya, Tetsuya Sado(Bold letters: the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Gravity filtration of environmental DNA: A simple, fast, and power-free method
【期刊名】Methods X
海鳃类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浅海到深海海域的刺胞动物,其体内含有各种形状的微小结晶,被称为「骨片(spicule)」。
本研究发现,这些骨片的多样化与海鳃类的栖息深度变迁有关。根据研究结果,海鳃类的共同祖先起源于深度超过400m的深海海域,在进入浅海海域的过程中,它们演化出了板状或针状等不同形状的骨片,是非常特别的演化。
【作者】Kushida Y, Imahara Y, Wee HB, Fernandez-Silva I, Fromont J, Gomez O, Wilson N, Kimura T, Tsuchida S, Fujiwara Y, Higashiji T, Nakano H, Kohtsuka H, Iguchi A, Reimer JD.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This research was an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between research teams that included Okinawa Churaumi Aquarium, the University of Rissho, and the University of the Ryukyus.
【标题】Exploring the trends of adaptation and evolution of sclerites with regards to habitat depth in sea pens.
【期刊名】Peer J
大多数的乌贼都是游泳移动,但图氏后乌贼是一种喜欢步行的罕见乌贼。
它使用腹部的触手作为前肢,并利用从外套膜延伸出的皮瓣作为后肢,可以做出类似四肢步行的动作。
为了研究步行所需的皮瓣如何运作,研究人员仔细观察了图氏后乌贼步行时的动作和形态。
日本是北太平洋赤蠵龟的主要繁殖地,以屋久岛为中心,往南的琉球群岛和往北的日本本州都曾发现赤蠵龟上岸产卵。自1990年以来,日本国内的赤蠵龟上岸产卵数量呈现下降趋势,甚至被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面临灭绝的危机。冲绳美丽海水族馆为保护赤蠵龟,从1994年开始,在饲育展示的同时,对其进行繁殖以及生理生态的研究。
确定海龟类性成熟的年龄非常困难,因此在饲养条件下进行繁殖能够准确有效地确定其性成熟年龄 。本馆一直饲养着1995年在水族馆出生的赤蠵龟雌性个体,并每年进行生殖腺(卵巢)的超声波检查和测量其背甲长。结果显示,在饲养条件下,赤蠵龟的性成熟始于18至22岁,并且这项研究以及成功繁殖第3代的成果,已经发表在美国爬虫两栖学会出版的《Herpetological Review》期刊上。
【作者】Shingo Fukada, Isao Kawazu, Ken Maeda, Takahiro Kobuchi, Masae Makabe, Masakatsu Kino, Konomi Maeda, Mariko Omata, Takahide Sasai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Breeding Success of a Captive F2 Generation of Loggerhead Sea Turtle in Okinawa Churaumi Aquarium
【期刊名】Herpetological Review
虎纹猫鲨(Scyliorhinus torazame))是一种卵生鱼类,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持续半边的超声波检查,此技术无创且不会对个体造成精神负担,也成功地掌握了其产卵周期。
这份有关抑制小虎鲸(Feresa attenuata)攻击行为的论文,使用统计分析行为观察数据,并使用科学数据验证抑制其攻击行为的方法,可提供其他饲养了鲸类的场馆参考,是一份具有科学意义的报告,因此荣获日本动物园水族馆协会2022年度技术研究表彰。
【获奖日期】2022年5月27日
【获奖者】濑户沙也加、比嘉 克、河津 勲(冲绳美丽海水族馆)
【标题】原论文「使用行为改造方法,抑制饲养环境下的小虎鲸攻击行为之一例」
【期刊名】动物园水族馆杂志第63卷3号, 42–50, 2021
印太瓶鼻海豚(Tursiops aduncus)是一种生活在印度洋至太平洋等温暖沿海地区的小型齿鲸类,目前日本国内仅饲养于冲绳美丽海水族馆。本研究是由近畿大学与冲绳美丽岛财团共同进行,探讨在饲养环境下,印太瓶鼻海豚的消化速度。在给予印太瓶鼻海豚饲料时,我们加入了天然红色素,并记录排出有色粪便的时间。结果显示,从喂食到观察到有色粪便排出的平均时间为254±20.4分钟,显示印太瓶鼻海豚最快可能在摄食后约4至6小时后排出粪便。
这项研究成果对于了解野生印太瓶鼻海豚的进食时间和行为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Rikiya Takahashi, Nozomi Kobayashi, Suguru Higa, Mai Sakai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The Passage Time of Prey Through the Digestive Tract of Indo-Pacific Bottlenose Dolphin (Tursiops aduncus)
【期刊名】Japanese Journal of Zoo and Wildlife Medicine
在饲养环境下,玳瑁之间的攻击行为有可能导致受伤部位恶化,进而引发严重感染,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本研究测量在3种不同养殖环境下玳瑁的攻击行为、静止时间和血清中的皮质醇浓度,以评估环境是否可以抑制玳瑁的攻击行为。 3种环境分别是:(1)单独饲养、(2)设置岩石、(3)未设置岩石的大水槽中饲养2只玳瑁。
研究结果显示,设置了岩石的环境相较于无岩石的环境,攻击行为显著减少,而且静止时间显著增加。这显示,将大水槽中设置岩石可以有效地抑制玳瑁对其他个体的攻击和干扰行为。
【作者】Isao Kawazu, Miwa Suzuki, Konomi Maeda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Rock installation reduces aggressive behavior in captive hawksbill turtles
【期刊名】Current Herpetology
水族馆职员于第47届海兽技术者研究会进行口头报告,发表伪虎鲸(Pseudorca crassidens)的精液特性和对其血清中睾固酮浓度进行长期监测的结果,获得了该会议的高度评价。
【获奖日期】2021年11月25日
【获者】比嘉克、小俣万里子、中村美里、植田启一、河津勲
冲绳美丽海水族馆由冲绳美丽岛财团经营管理,本财团与Diagence公司、大阪大学和庆应义塾大学共同合作,开发了自动识别系统,以提高分辨座头鲸尾鳍作业时的效率。透过AI(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完成分辨尾鳍的自动作业。
过去分辨尾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藉由这个系统可望显著提高识别作业时的效率。
本财团将与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合作,利用这个系统,致力于解析不同季节里,迁徙于北太平洋广大海域中的座头鲸族群的族群结构和迁徙路径。
【作者】Yoshikawa T, Hida M, Lee C, Okabe H, Kobayashi N, Ozawa S, Saito H, Kan M, Date S, Shimojo S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Identification of over one thousand individual wild humpback whales using fluke photos.
【期刊名】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Imaging and Computer Graph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4: ISBN 978-989-758-555-5, ISSN 2184-4321, 957-967.
2020年2月在冲绳岛读谷村附近海域捕获了一只鲷鱼,在经过研究小组(包含本财团员工)调查后,确认它是罕见的鲷鱼「松原氏冬鲷(Cheimerius matsubarai)」,此前仅在奄美大岛附近海域有过发现记录。松原氏冬鲷与真鲷(Pagrus major)非常相似,但其背鳍前方延伸成丝状,与真鲷不同。本次发现的个体约60cm长,由于观察到其已抱卵,应该是即将产卵的雌性个体。
未来本馆将累积更多有关于松原氏冬鲷的资讯,致力于探究其神秘的生态。
【作者】Fukuchi I, Miyamoto K, Tanaka F, Tachihara K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Record of a Japanese blue-spotted seabream (Amamiichthys matsubarai) off the coast of Okinawa Main Island and observation of its reproductive organs.
【期刊名】Ichyhy
野生的小虎鲸(Feresa attenuata)对其他海豚具有攻击性,在饲养环境下的小虎鲸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经常攻击同一水槽中饲养的其他个体或训练员,而且很少观察到与其他个体互动。
冲绳美丽海水族馆为了促进小虎鲸与其他海豚互动,采用了人类心理治疗中使用的行为改造法来抑制攻击行为。
研究方法为在小虎鲸不表现攻击行为时投放玩具,重复多次后,小虎鲸的攻击行为明显减少,与其他个体的社交行为也增加了。
【作者】Sayaka Seto, Suguru Higa, Isao Kawazu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標題】Suppression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 a captive pygmy killer whale using behavior modification
【期刊名】Journal of Japanese Association of Zoos and Aquariums (in Japa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2021年3月30日,在国头村奥间地区发现了一条无法辨识物种的巨大海蛇。在确认其外部形态以及分析粒线体DNA后,确定这是棘鳞海蛇(Hydrophis stokesii),也是日本首次记录此物种。
【作者】Takahide Sasai,Takumi Yamamoto, Shinichiro Oka, Mamoru Toda(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Addition of the Sea Snake, Hydrophis stokesii (Squamata: E lapidae) to the Herpetofauna of Japan
【期刊名】Current Herpetology
全球各地都有关于海洋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影响的报告。冲绳美丽海水族馆由冲绳美丽岛财团管理,本财团从1990年至2019年的30年间,解剖了在冲绳岛海岸搁浅死亡的484只海龟的消化道,并分析其内容物。
【作者】Takahide Sasai, Masakatsu Kino, Kei Miyamoto, Haruna Okabe, Konomi Maeda, Shingo Fukada, Ken Maeda, Nozomi Kobayashi, Takahiro Kobuchi, Masae Makabe, Isao Kawazu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標題】Evaluation of Marine Debris Ingestion in Sea Turtles around Okinawa Island, Japan.
【期刊名】Marine Turtle Newsletter
椰子蟹栖息于印度、太平洋热带到亚热带地区体型最大的陆栖甲壳类动物,目前由于过度捕捉和栖息地丧失等原因,在全世界的数量锐减。
本财团自2006年开始调查栖息于海洋博公园中的椰子蟹。在这次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从2006年到2019年长达14年间进行的350多次的追踪调查所获得的506组再捕获数据,从而掌握了椰子蟹的成长状况和数量。
【作者】Shin-ichiro Oka、Koji Tokutake、Tadanobu Inoue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Growth analysis and population size estimation of coconut crabs based on a large recapture dataset
【期刊名】Crustacean Research (DOI:10.18353/crustacea.50.0_145)
热带斑海豚(Stenella attenuata)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但并不常饲育于水族馆等设施。冲绳美丽海水族馆于2017年3月31日成功地在饲养环境下繁殖热带斑海豚,为全球首次的创举。
这次繁殖获得了此物种的怀孕期为352天,以及怀孕期间黄体酮(progesterone)变化、分娩时间为9.5小时、在4个小时后进行首次哺乳等研究成果。这项研究的成果对热带斑海豚的繁殖提供了重要资讯。
【作者】Shunya Ikeshima, Suguru Higa, Yuuta Mitani, Mariko Omata, Nozomi Kobayashi, Keiichi Ueda, Isao Kawazu
【标题】First Observation of Pregnancy and Parturition in a Captive Pantropical Spotted Dolphin (Stenella attenuata)
【期刊名】Mammal Study
《 WHALE SHARKS –Biology,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这本书由美国CRC Press出版,汇集了关于鲸鲨生态和保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冲绳美丽岛财团管理运营的冲绳美丽海水族馆的工作人员也撰写了部分内容,介绍本馆在鲸鲨生态研究方面的成果。特别是,本馆在动物健康管理中所累积的水中超声波影像诊断和血液分析等关于生理学和繁殖方面的知识,是了解鲸鲨的生态和进行保育时不可或缺的资讯。此外,本书的章节涵盖了鲸鲨的成长、代谢、迁徙生态、行为、生理学和功能解剖学等各生物学领域,使得本书不仅适合一般读者,也适合未来的研究者、保育工作者和资源管理人员等各领域的专业人士。
本馆将进行饲育展示、调查研究致力于深入了解此物种的生态,并持续探索冲绳县近海的生物多样性。
【代表作者】Alistair D.M. Dove, Simon J. Pierce
○第2章:Whale Shark Reproduction, Growth, and Demography.
S.J. Pierce, S.A. Pardo, C.A. Rohner, R. Matsumoto, K. Murakumo, R. Nozu, A.D.M. Dove.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第9章:Lessons from Care of Whale Sharks in Public Aquariums.
A.D.M. Dove, R. Matsumoto, C. Schreiber, K. Murakumo, C. Coco, M. Yanagisawa, T. Clauss, L. Hoopes, K. Sato.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第13章:Outstanding Questions in Whale Shark Research and Conservation.
Written by all authors (Including Foundation Staff)
【标题】WHALE SHARKS
Biology,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出版社】CRC Press
2021年8月6日,在冲绳县北谷町的宫城海岸上发现了一只死亡的大型鲸类。根据本财团过去的研究结果(Kobayashi et al. 2021a; 2021b),从外观和骨骼等特征判断,确认这是一只名为「朗氏喙鲸(Indopacetus pacificus)」的罕见鲸类,全球过去仅有约20例在海岸发现的死亡记录。这只个体是一只约5m长的年轻雄鲸,除了鹿儿岛和北海道之外,这是日本国内第5例,也是冲绳县在2011年和2020年发现被冲上海岸的尸体之后,第3例死亡报告。
朗氏喙鲸的详细分布范围和生态尚不清楚,国内仅在冲绳县内有多例漂流报告。本财团未来将与北谷町和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合作,分析其胃内容物和DNA等,进行更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2020年11月26日,在那霸机场滑行道北侧的浅滩上发现了一只座头鲸的尸体。座头鲸广泛分布于全球海洋,成年个体的体长可达到雄性19m、雌性12m,是一种大型鲸类。
在本次事件中,由于搁浅现场的情况以及机场的使用限制,使得发现尸体后,立即在现场进行解剖以及使用工程车等作业十分困难,因此决定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期后,在机场内埋葬处理。
本财团与相关单位合作,在发现尸体后约2个月内的期间,观察座头鲸的腐烂情况和埋葬处理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将此结果发表于「令和 3 年度(2021年度)冲绳地区国土交通研究会」。迄今为止,放置鲸鱼尸体过程中的长期观察及相应处理方法的报告案例并不多见,这次的发表获得了优秀奖(创新部门)。本财团将致力于调查研究各种海洋生物,以期达到保护鲸类和贡献社会的目的。
玳瑁是分布在世界各地亚热带到热带珊瑚礁海域的海龟。
由于适合产卵的环境消失或困在渔网中被意外捕获,玳瑁的数量逐渐减少,目前已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红色名录,是极度濒危的物种,未来非常有可能绝种。
管理冲绳美丽海水族馆的冲绳美丽岛财团,与在冲绳岛从事海龟保护活动的相关人士合作,为了保护在冲绳岛上产卵的玳瑁,记录了1987年至2017年间玳瑁的产卵状况。
玳瑁的产卵主要集中在冲绳县大宜味村和本部町等11个沙滩,7月份达到高峰,共发现了28个卵窝。
由于冲绳岛上的玳瑁产卵族群数量较少,因此仍然需要加强保护工作,包括以法律限制捕获以及保护产卵地的沙滩等。
【作者】Isao Kawazu, Kunio Komesu, Muneyuki Kayou, Takashi Inoue,Masakatsu Kino, Konomi Maeda, Shingo Fukada.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Nesting and reproductive ecology of the hawksbill turtle, Eretmochelys imbricata (Reptilia: Cheloniidae), on Okinawajima Island, Japan
【期刊名】The Biological magazine Okinawa
鲸鲨的全长超过12m,是全世界体型最大的鱼类。虽然这种鲨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但其进食行为非常复杂。其中一种特别的行为就是垂直摄食。鲸鲨会将口朝向水面,垂直站立,吸入水面漂浮的浮游生物摄食。
垂直摄食的谜团之一是,尽管鲨鱼的身体的比重比水大,但在摄食时却不会沉下去。此外,在摄食时,尾鳍的动作完全停止,看起来就像是漂浮在水面上一样。
这项研究估算了在冲绳美丽海水族馆饲养的两只鲸鲨的体积和比重,并计算了其在水中的重量。根据这些结果,提出了一个假说,即在垂直摄食过程中吸入的空气停留在口腔和鳃腔中,而鲸鲨则依靠这些空气的浮力浮在水面上。换句话说,鲸鲨通过吸入的空气来轻松摄食。
【作者】Taketeru Tomita, Minoru Toda, Kiyomi Murakumo, Kei Miyamoto,
Rui Matsumoto,Keiichi Ueda, Keiichi Sato(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Volume of the whale shark and their mechanism of vertical feeding
【期刊名】Zoology
栖息在北太平洋的座头鲸在夏季会前往俄罗斯和阿拉斯加等高纬度海域觅食,而在冬季则会前往冲绳和菲律宾等低纬度海域交配、产子和育幼。此外,其尾鳍的特征可用于辨识不同个体。本财团基于这些特征,与菲律宾的研究组织(BALYENA.ORG)合作进行调查,研究两个海域之间的座头鲸洄游情况,此结果已于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
【作者】Acebes J. M. V, Okabe H, Kobayashi N,Nakagun S, Sakamoto T, Hirney B, Higashi N, Uchida S.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Interchange and movements of humpback whales (Megaptera novaeangliae) between western North Pacific winter breeding grounds in northern Luzon, Philippines and Okinawa, Japan
【期刊名】Journal of cetacean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2011年7月30日,在冲绳县宇流麻市(Uruma)的浮原岛海岸上发现了一只罕见的鲸鱼尸体。本财团与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水产研究教育机构合作,对这只鲸鱼的外观、骨骼特征和DNA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这只鲸鱼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朗氏喙鲸(Indopacetus pacificus)」。这只鲸鱼是一只年轻的雄性,体长4.8m,是日本国内第3例,冲绳地区第1例在海岸发现尸体的报告,关于这只鲸鱼的生物学资料已经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
本财团制作了这只鲸鱼的全身骨骼标本,目前正在冲绳美丽海水族馆「美丽海广场」展示中。
【作者】Nozomi Kobayashi, Koji Tokutake, Hideyoshi Yoshida, Haruna Okabe, Kei Miyamoto, Haruka Ito, Naoto Higashi, Shingo Fukada, Kei Yamazaki, Suguru Higa, Isao Kawazu, Keiichi Ueda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The First Stranding Record of Longman’s Beaked Whale (Indopacetus pacificus) in Okinawa, Japan.
【期刊名】Aquatic Mammals
椰子蟹是陆地上最大的甲壳类动物,它的钳子能够发挥接近自身体重100倍的夹合力。为了探讨蟹钳的壳如何承受那巨大的压力,本财团与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合作,利用最新的设备来解析其微细结构。
【作者】Tadanobu INOUE, Shin-ichiro OKA, Toru HARA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Three-dimensional microstructure of robust claw of coconut crab, one of the largest terrestrial crustaceans
【期刊名】Materials & Design
Misgurnus sp. OK.)是全世界仅分布在琉球群岛的特有种。近年来,由于栖地环境恶化,其数量急剧减少,于2020年被认定为冲绳县的稀有野生动物,禁止未经许可的捕获行为。本财团与琉球大学、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OIST)和名护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一起,对该物种的野生族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调查。
【作者】hin-ichiro OKA、Takahide Sasai、Nozomi Hanahara、Kei Miyamoto、Hirozumi Kobayashi、Naofumi Murata、Ken Maeda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Genetic traits of the weatherfish Misgurnus sp. OK on the Okinawa Islands, southern Japan
【期刊名】Fauna Ryukyuana
2020年7月13日,在冲绳县宫古岛市的海岸上,发现了一只死亡的朗氏喙鲸(Indopacetus pacificus)的幼鲸,此一发现发表在学术期刊《Marine Biodiversity Records》上。朗氏喙鲸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齿鲸,在全世界的目击例非常少。过去的研究报告指出,它的最大体长约为6m左右,但关于出生时的体长尚未有明确的报告。本次在宫古岛发现的死亡个体是一只体长为2.35m的雌性个体,身体表面上留有只有在出生几周后的个体身上才能看到的胎痕(胎儿在母体内弯曲而留下的皱纹) 。由此可推测,这只朗氏喙鲸很可能是出生几周内的个体,因此朗氏喙鲸在冲绳周边海域繁殖和分娩的可能性很高。这份报告对于探讨这种神秘物种的生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Nozomi Kobayashi, Sachie Ozawa, Nozomi Hanahara, Koji Tokutake, Takaaki Kaneshi, Ken Inoue, Haruna Okabe, Kei Miyamoto, Keiichi Ueda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The first record of a Longman’s beaked whale (Indopacetus pacificus) newborn neonate found on Miyako Island, Okinawa, Japan
【期刊名】Marine Biodiversity Records
冲绳美丽岛财团利用DNA分析成功地鉴定了多种虾虎鱼。虾虎鱼是一个非常多样化的类群,全世界已知有2000种以上。虾虎鱼的稚鱼通常很难通过传统的形态学方法鉴定物种,也是相关研究的困难之处。
本研究藉由对虾虎鱼的稚鱼标本进行DNA分析,成功鉴定了13种虾虎鱼,其中有8种是过去不清楚其稚鱼形态的物种。此外,该研究对原有的分析技术进行了技术优化: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对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标本进行DNA分析。这种新技术可以协助在研究初期就能详细了解生态系的组成。
【作者】Nozomi Hanahara, Kei Miyamoto, Shin‑ichiro Oka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Morphological and genetic identification of formalin‑fixed gobioid larvae and description of postflexion larvae of Paragunnellichthys sp. and Ctenogobiops feroculus
【期刊名】Ichthyological Research
巨口鲨(Megachasma pelagios)是在20世纪发现的鲨鱼中最神秘的物种之一。虽然这种鲨鱼的生态已知主要是以滤食浮游生物为主,但其捕食机制仍不清楚。过去的研究提出了「发光诱饵假说」和「在捕食时反射猎物的发光的假说」,这些假说都与其显著的上颌白色带有关,但长期以来并未找到证据。本研究与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再次检验与巨口鲨的生物发光相关的假说。
通过组织学方法(组织切片、萤光原位杂交、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这种鲨鱼并不具有生物发光功能的器官(不是生物发光物种)。此外,口腔和白色带中存在的微小鳞片(鲨鱼皮肤)具有各种形状,可能会反射浮游生物发出的生物发光。研究得出结论,这种鲨鱼被认为会「发光」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其鳞片放射人工光源或猎物发出的光,使偶然看到的潜水员认为其看起来像在发光。
【作者】Laurent Duchatelet, Victoria C. Moris, Taketeru Tomita, Jacques Mahillon, Keiichi Sato, Catherine Behets, Jerome Mallefet (Bold letters: the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标题】The megamouth shark, Megachasma pelagios, is not a luminous species.
【期刊名】PLoS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