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17年

2020年

鯨鯊體溫穩定性研究論文已發表

沖繩美麗島財團綜合研究中心與長崎大學及東京大學大氣海洋研究所共同調查了野放鯨鯊後,透過裝設可以取得其行為紀錄的追蹤器和體溫計,追蹤此鯨鯊個體在野外的行為和周圍的水溫及當下的體溫變化。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在論文中。

【作者】Itsumi Nakamura,Rui Matsumoto,Katsufumi Sato(Bold letters: Staff members of 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
【標題】Body temperature stability observed in the whale sharks, the world’s largest fish.
【期刊名】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請點擊這裡以了解詳情(English)

新種發現!寬帶副眶棘鱸分為兩種,鑑別特徵在於螢光!

沖繩美麗島財團綜合研究中心與美國的田野自然史博物館研究團隊研究發現,過去被認為是「寬帶副眶棘鱸」(Parascolopsis eriomma,金線魚科Nemipteridae)的魚類實際上是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Parascolopsis akatamae
另外,新種P. akatamae沿用之前的日文俗名アカタマガシラ,而外表相似的「寬帶副眶棘鱸」,其日文俗名改為「エンビアカタマガシラ」,其中エンビ是「燕尾」的意思,取自尾鰭的形狀特徵。

過去並未區分這兩個物種,但經研究後,除了在「頭部的色彩」和「尾鰭的形狀」上略有差異,DNA分析也證實了牠們為不同的物種。此外,這兩種魚在照射藍色光源時,眼睛和魚鰭都會發光,但新種P. akatamae的咽部和鰓膜會發出強烈螢光。這個研究是全球首次證明了螢光模式用於分辨相似魚種特徵的有效性。

【作者】Kei Miyamoto1、Caleb D. McMahan2、Atsushi Kaneko1
1Okinawa Churashima Foundation)、(2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標題】Parascolopsis akatamae, a new species of dwarf monocle bream (Perciformes: Nemipteridae) from the Indo-West Pacific, with redescription of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P. eriomma
【期刊名】Zootaxa

論文連結(English)

北海道與沖繩發現座頭鯨同一個體的報告已發表

座頭鯨可以通過尾鰭的特徵來辨別個體。沖繩美麗島財團綜合研究中心基於這一特徵,發現座頭鯨會在俄羅斯、沖繩和菲律賓之間的海域洄游。

請點擊這裡以了解詳情(English)

僅需取水即可檢測到珊瑚礁中的291種魚類——環境DNA研究論文已發表

沖繩美麗島財團綜合研究中心與千葉縣立中央博物館、兵庫縣立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存在於海水中的「環境DNA」使用「多種同時檢測法(Meta-Barcoding)」技術,已檢測生活在此海域的魚類。在沖繩縣本部町備瀨的礁池11個取水點的11公升海水樣本中,檢測到了共291種魚類。

請點擊這裡以了解詳情(English)

沖繩美麗海水族館野放了之前收容的綠蠵龜

此次野放的綠蠵龜是於2020年1月30日,在沖繩縣糸滿市的海灘上被工作人員發現。發現時海龜十分虛弱,隨後被送到本館進行保護和收容(收容時:背甲長36.4cm,體重4.7kg)。

請點擊這裡以了解詳情(English)

宛如鼴鼠?!發現 Echinoptilum 屬(棘羽海鰓屬)的新行為

chinoptilum 屬(棘羽海鰓屬)屬於刺絲胞動物門、珊瑚綱、八放珊瑚亞綱的海筆類。本種的生態和行為仍有許多未解之謎,為了記錄和分析其行為,本館嘗試拍攝其生態影片,結果成功多次記錄到這種生物像哺乳動物鼴鼠一樣潛入沙子中移動的樣子。珊瑚綱動物至今已知有通過蠕動在沙上移動、垂直方向潛入沙中以及清除附著在身體上的沉積物的行為,但在沙中的潛行移動是世界首次發現。此外,形態觀察結果顯示,本種的群體形態如蠕蟲狀、不具有骨軸、且可以將其水螅體完全縮起來,以及三翼狀骨片的形狀和排列,這些特徵可能有助於其潛行移動的行為。

【作者】 Yuka Kushida, Takuo Higashiji,James Davis Reimer (Bold letters: the Churashima Foundation Staff)
【標題】 First observation of mole-like burrowing behavior observed in a sea pen
【期刊名】 Marine Biodiversity

出生前要忍住便便!?有關胎生鰩魚胎兒排泄系統的論文已發表

哺乳類胎兒在出生前的幾個月裡會在母親的子宮中度過,這種繁殖方式稱為胎生。如果胎生動物的胎兒在子宮內排泄,會污染羊水,對胎兒的生長造成重大不良影響。為了避免這種危險,哺乳類的胎兒在出生前會有將糞便儲存在體內的機制。

請點擊這裡以了解詳情(English)

洄游於日本海域的鯨鯊與世界哪些海域的個體有交流?

鯨鯊廣泛分布於全球的溫帶至熱帶海域,在非常廣大的海域進行洄游。然而,關於洄游到日本海域的鯨鯊,與哪些海域的個體有遺傳交流,仍未得到解答。

請點擊這裡以了解詳情(English)

關於偽虎鯨的繁殖生理特徵與白血球數量關係的研究論文已發表

偽虎鯨是一種廣泛分布於全球溫暖海域的小型齒鯨。沖繩美麗海水族館目前飼養著9隻偽虎鯨。

請點擊這裡以了解詳情(English)

關於皇帶魚的人工授精及孵化的研究論文已發表

沖繩美麗島財團綜合研究中心成功進行了神秘且美麗的深海魚「皇帶魚」的人工授精及孵化的全球創舉,並將這些詳細內容整理成論文發表在國際期刊上。

請點擊這裡以了解詳情(English)

關於印太瓶鼻海豚繁殖能力的研究論文已發表

印太瓶鼻海豚在日本國內僅於沖繩美麗海水族館有飼養,是非常稀有的海豚。此研究是沖繩美麗島財團針對飼養下推定年齡47至50歲的印太瓶鼻海豚雄性個體,利用血液中性激素濃度和精液性狀分析其繁殖能力。

請點擊這裡以了解詳情(English)

世界最大的魚:鯨鯊的體溫穩定性

沖繩美麗島財團與長崎大學及東京大學大氣海洋研究所合作,在野放的鯨鯊上裝設行為記錄器和體溫計,以調查其在野外的行為及周圍水溫對體溫的影響。研究發現,即使垂直移動了數百米,在周遭水溫變化的情況下,鯨鯊的體溫並未劇烈變化,證實了其由於身體龐大而較能維持穩定的體溫。

請點擊這裡以了解詳情(English)

沖繩座頭鯨會議2019──從其他海域學習,扎根當地的海豚・鯨魚觀察活動──(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

2019年11月15日(星期五),在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那霸市)舉行了「沖繩座頭鯨會議2019-從其他海域學習,扎根當地的海豚・鯨魚觀察活動-」

請點擊這裡以了解詳情(English)

發現了座頭鯨新繁殖海域的研究論文已發表!

發現了座頭鯨新繁殖海域的研究論文已發表!

請點擊這裡以了解詳情(English)

日本新記錄種:在水深620m處發現的「賀氏前寄居蟹」

2018年5月,從沖繩縣伊江島海域採集的寄居蟹標本透過島根大學河口研究中心與沖繩美麗海水族館的合作研究,確認本種是Propagurus haigae,也是日本未曾有過發現記錄的新記錄種。深海生物難以活體捕捉,此次發現首次確認了該物種的活體體色。本種的形態類似近緣的寄居蟹屬Pagurus,但其體色較淺,因此將其日文俗名取名為「ウスイロニセホンヤドカリ」,意思是體色較淺,但與寄居蟹相似的物種。

【作者】Masayuki Osawa, Takuo Higashiji(Bold letters: Staff of Okinawa Churaumi Aquarium)
【標題】First record of Propagurus haigae (McLaughlin, 1997) (Decapoda, Anomura, Paguridae) from Japan.
【期刊名】Crustaceana

新種紋足真刺蝦(Eumunida balteipes)記載論文已發表

沖繩美麗海水族館展示的深海性真刺蝦被命名為Eumunida balteipes「紋足真刺蝦」,並記載為新種。該物種是在沖繩縣久米島的沖繩縣海洋深層水研究所的取水口(設置水深612m)中,隨海洋深層水被汲取的個體。經由島根大學河口研究中心和沖繩美麗海水族館的合作研究,證實此物種為新種。美麗海水族館持續飼育該物種長達7年,透過飼育展示,解明了其食性及同種之間領域性的行為表現。

【作者】Masayuki Osawa, Takuo Higashiji(Bold letters: Staff of Okinawa Churaumi Aquarium)
【標題】Two large squat lobsters of the superfamily Chirostyloidea (Crustacea: Decapoda: Anomura) from the Ryukyu Islands, southwestern Japan,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Eumunida Smith, 1883
【期刊名】Zootaxa

新種美麗海合盤海葵(Synactinernus churaumi)記載論文已發表

沖繩美麗海水族館飼養的深海性海葵被命名為Synactinernus churaumi「美麗海合盤海葵」,並記載為新種。此物種屬於合盤海葵屬(Synactinernus),自101年前成立本屬以來,長期以來僅知有一個物種,但此次發現使得本屬在約一世紀後首次發現第二個物種。此外,本種的標本是使用本館的小型無人潛水艇(ROV)於沖繩縣恩納村海域水深320m處採集。ROV調查中,我們成功拍攝到本種在海底岩礁上群聚棲息的珍貴畫面。

【作者】Takato Izumi, Takuo Higashiji, Takuma Fujii, Kensuke Yanagi, Toshihiko Fujita(Bold letters:Staff members of Okinawa Churaumi Aquarium)
【標題】Redescription of Synactinernus flavus for the First Time After a Century and Description of Synactinernus churaumi sp. Nov.
【期刊名】Zoological Science

琉球列島的新記錄種冠海膽科(Diadematidae)的裸隱肛海膽(Eremopyga denudata

沖繩美麗海水族館透過ROV(小型無人潛水艇)進行的深海生物調查中,在沖繩縣國頭郡恩納村海域捕捉到了新記錄種的海膽Eremopyga denudata(de Meijere, 1903),並由東京大學、國立科學博物館及沖繩美麗海水族館團隊報告為琉球列島的首次發現紀錄。此次報告首次確認了該物種的棲息環境和食性,並揭示了它與管竺鯛屬(Siphamia)魚類的共生關係。由於該物種棲息在光線幾乎無法到達的深海底部,因此提議將其日文俗名命名為「ヤミガンガゼ」,ヤミ在日文中是闇黑的意思。

【作者】Hayate Tanaka, Takuo Higashiji, Toshihiko Fujita.(Bold letters: Staff of Okinawa Churaumi Aquarium)
【標題】Record of Eremopyga denudata (de Meijere, 1903) (Echinoida, Diadematoida, Diadematidae) from the Ryukyu Archipelago, Japan.
【期刊名】Fauna Ryukyuana

關於椰子蟹發音機制的研究論文已發表

沖繩美麗島財團綜合研究中心等研究團隊發表了關於陸生最大甲殼類椰子蟹可以發出的多種聲音及其發聲機制的相關論文。

請點擊這裡以了解詳情(English)

日本的新記錄種拉森葉鰕虎(Larsonella pumilus)研究論文已發表

沖繩美麗島財團和沖繩科學技術大學(OIST)的研究團隊發現,在沖繩縣恩納村瀨良垣海域水深214m處,透過無人探測器(ROV)採集的貝殼中發現的Larsonella屬物種,經調查後證實為日本首次記錄的拉森葉鰕虎(Larsonella pumilus)。

請點擊這裡以了解詳情(English)

座頭鯨在俄羅斯海域與其他海域間的個體交流研究論文已發表

座頭鯨是一種大型的鬚鯨類,夏季會在俄羅斯和阿拉斯加等高緯度海域覓食,冬季則在沖繩、菲律賓等低緯度海域進行繁殖和育幼。

請點擊這裡以了解詳情(English)

鯨鯊的心臟內部結構的新發現

心臟是負責將血液送往全身的泵浦器官,其結構與動物的運動能力有密切關聯。此次與慈惠醫科大學共同進行的研究中,調查了鯨鯊心臟的內部構造,發現了多個鯨鯊心臟的特有結構。

請點擊這裡以了解詳情(English)

深海的石斑魚類「沈氏棘花鱸」在沖繩的首次發現記錄

2017年從與那國島近海採集的石斑魚類標本,經鹿兒島大學和沖繩美麗島財團的團隊調查,確認為此前未曾在沖繩縣發現的沈氏棘花鱸(Plectranthias sheni)。

請點擊這裡以了解詳情(English)

使用安定同位素分析鯨鯊的捕食生態

沖繩美麗海水族館對所飼育的鯨鯊進行了安定同位素分析,旨在研究其飼料在體內的消化與吸收情況。此次研究分析了鯨鯊的皮膚、血液、糞便以及飼料中所含的氮和碳的安定同位素。

請點擊這裡以了解詳情(English)

雄性鯨鯊的性成熟過程中的身體變化

沖繩美麗海水族館長期飼養了雄性鯨鯊「鯨太」,在飼養過程中獲得了該物種達到性成熟時的形態特徵和生理變化的相關知識,這也是全球首次的重要發現。

請點擊這裡以了解詳情(English)

諮詢

沖繩美麗海水族館

905-0206
沖繩縣國頭郡本部町字石川424番地
TEL:+81-980-48-3748 FAX:+81-980-48-4444

WEBチケット
ページのトップへ戻る